引力磁效应、局部惯性系之拖曳、精密转动测量以及地球、太阳和银河角动量
发布日期:2025-07-03
作者:
编辑:何洁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报告人:倪维斗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题目:引力磁效应、局部惯性系之拖曳、精密转动测量以及地球、太阳和银河角动量
时间:2025年7月4日(周五)上午10:00
地点:理工楼1226
邀请人:刘玉孝
报告摘要:
电荷静止时产生电场, 运动时产生磁场. 物质静止时产生引力场, 运动时产生引力磁场, 能拖动周围的局部参考系, 是相对论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引力磁的一种表现。在伦斯-蒂林 (Lense-Thirring) 发表论文之后, 经过近10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努力, 引力探测器 B 和 LAGEOS-LARES 空间任务的天体动力学精度至2016年达到了测定地球引力磁场 2% 的水平。2022 年 7 月 13 日成功发射的 LAser RElativity Satellite 2 (LARES-2) 激光测距地球观测卫星正改进地球引力磁场的测定至 0.2% 的水平,并进一步了解长周期地潮。现今地基测转动的灵敏度已达到可测定引力磁的水准。天地一体测量结合可开发精确的地基天文参考坐标系。激光天文动力学测试相对论空间任务概念 (ASTROD I 和 ASTROD) 可由测定太阳的引力磁场定出太阳的角动量。微赫兹空间激光引力波探测器有可能籍由测定银河系的引力磁场而测定银河系的角动量。此为本报告综述内容。
报告人简介:
倪维斗,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客座研究员和兰州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天体物理与宇宙学、引力与相对论、量子光学、精密测量与计量学、基本粒子物理,发表论文百余篇。倪维斗教授于1966年获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197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与数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Kip Thorne。1972至1974年在蒙大拿州立大学任研究员,1974年起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荣誉退休教授、退休荣誉讲座教授等。倪维斗教授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德州大学(Austin)、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JILA)、维吉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担任客座学者/教授/研究员。2002至2009年在紫金山天文台任研究员。近年来,他还担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锦江特聘教授、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特聘学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