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态辐射方法测量重子类时电磁形状因子
发布日期:2023-05-22
作者:
编辑:汪塞飞叶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题目:初态辐射方法测量重子类时电磁形状因子
报告人:林德旭 研究员(近代物理研究所)
时 间:2023年5月25日(周四)下午15:00
地 点:理工楼1226
联系人:王雄飞
报告摘要:
在夸克和胶子自由度上理解重子的内部结构是强子物理最重要和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从实验上测量重子类时电磁形状因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重子内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目前运行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上的北京谱仪(BESIII)在陶粲能区收集了大量的正负电子湮灭数据,为重子类时电磁形状因子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除了利用正负电子湮灭直接产生正反重子对的方法外,利用初态辐射的方法测量重子电磁形状因子,不仅是有益的互补,亦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报告将主要介绍BESIII实验上利用初态辐射方法开展的重子电磁形状因子研究工作,以及利用在3.773 GeV新收集的20 fp-1高亮度数据的研究前景。
个人简介:
林德旭研究员,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曾在同方威视从事X射线探测器研发。2017年于德国美茵茨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底回国加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研究中心任研究员。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重子电磁结构实验研究、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寻找以及粒子物理实验中的电磁量能器研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