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

发布日期:2023-05-12 作者: 编辑:何洁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报告人:王运永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题目: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

时间:2023年5月16日(周二)下午14:30

地点:榆中校区天山堂A105

邀请人:刘玉孝

报告摘要:

引力波探测经历了几十年艰难而曲折的过程,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出现给引力波探测带来巨大希望,由于灵敏度高,探测频带宽,使用寿命长,便于调整和维修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引力波探测中的主流设备,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本文介绍了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详细讨论了它的基本结构,给出了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发展前景。

报告人简介:

王运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改名为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退休。早年参加核爆炸中子能谱的探测、分析并从事核物理及粒子物理探测器研制。八十年代作为子课题组长参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的研制。该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九十年代发起并组织了中国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CMS谱仪的合作,该工作发现了所谓“上帝粒子”Higgs,九十年代主持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项目北京谱仪MDC-II的研制。2006年回国后被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返聘,讲授“引力波天文学导论”并参加引力波探测的国际合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并撰写和翻译学术专著各一部。

手机版

官方微信

访问信息

地区活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