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质的夸克结构
发布日期:2023-03-01
作者:
编辑:汪塞飞叶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题 目:探索物质的夸克结构
报告人:叶志鸿 助理教授(清华大学)
时 间:2023年3月28日 下午 15:00
地点:秦岭堂B316
联系人:刘翔
报告摘要:
基于量子色动理学的夸克模型阐述了可见物质的最基本结构和作用力。过去几十年的加速器碰撞实验验证并完善了该模型,且于2012年发现了最后一个标准模型粒子Higgs。然而,如何用夸克模型解释宇宙可见物质的具体形成机制尚需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比如,如何用夸克图像描述核子的半径,自旋以及质量,以及质子和中子如何形成稳定的各种原子核等。利用先进的加速器和探测器技术,利用中高能粒子散射核子及原子核的物理实验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本报告将简要介绍实验研究夸克模型的现状,讲诉如何通过高能极化电子散射实验来深入研究这些难题,以及未来的实验计划等。
个人简介:
叶志鸿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中高能核物理实验专业。毕业后与杜克大学以及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注于研究核子之间的短程关联,夸克在原子核的介质效应,测量质子的半径,自旋以及其三维图像。在美国Jefferson Lab和Fermi-Lab参与了十几个物理实验,在Nature,PRL,PLB和PRC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以实验发言人的身份领导完成了氚靶物理实验组,部分结果已经发表于Nature和PRL,同时设计并提出了新一代氚靶实验。随后短暂加入日本佳能公司美国医学成像研发部门成为资深科学家参与研发全新一代CT扫描。2021年全职加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继续从事Jefferson Lab的实验研究,参与中国的HIAF和EicC项目以及美国的EIC项目,并积极进行新大科学装置上的探测器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