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不等式及其高维形式——走近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布日期:2022-11-07
作者:
编辑:何洁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报告人:傅立斌研究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
报告题目:Bell不等式及其高维形式--走近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报告时间:2022年11月11日星期五下午19:30
腾讯ID:761 303 471
邀请人:任继荣
报告摘要:
本报告以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背景,讲解量子纠缠的概念和Bell不等式的发展。报告人将从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EPR)佯谬开始,讲解EPR对量子力学的波函数描述完备性的挑战以及隐变量理论、量子非局域关联及量子纠缠,进而介绍Bell不等式的提出和CHSH不等式的建立,并对CHSH不等式的实验验证做简要总结和评述。最后讨论Bell不等式的高维推广。
报告人简介:
傅立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4年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师从段一士先生,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1年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受聘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7年入职研究生院。期间,先后访问香港浸会大学非线性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计算系和量子工程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非线性物理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所合作研究。2003年至2004年,曾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马克思-普郎克物理复杂系统研究所工作一年。傅立斌在强场物理和量子物理前沿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自1998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180多篇,其中Phys. Rev. Lett. 12篇,Phys. Rev. A/B/C/D/E 90余篇。他曾获得第十届于敏数理科学奖(2014年)和中物院院科技创新一等奖(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