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时核子结构
发布日期:2022-06-17
作者:汪塞飞叶
编辑:汪塞飞叶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题 目: 类时核子结构
报告人: 曹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时 间:2022年6月24日 上午 10:30
地点:理工楼1201
联系人:刘占伟
报告摘要:
核子结构在类时和类空空间的行为由色散关系联系起来,再散射导致类时振幅是复数。在类时实验的测量中,除了这一部分的贡献,还有阈上矢量介子的贡献。我们指出,后者比前者小很多,他们之间的干涉自然地导致随着质心系能量衰减的振荡行为,其振荡频率与矢量介子的宽度有关。最近 BESIII实验组发现,中子和质子振荡的振幅相等。基于这个实验事实,通过同位旋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振荡行为具有特定的同位旋,也即证实他们的起源确实是阈上的矢量介子激发。我们阐明,BESIII实验发现的中子和质子之间振荡的相位差,而不是振荡本身,证明类时振幅是复数。
个人简介:
曹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于德国Giesse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一直以来从事强子物理和中高能核物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强子谱学和核子结构的理论研究,在核子核子散射,耦合道模型中的光产生反应,以及奇特强子态的光产生和电产生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相关论文被各个实验组和分波分析组关注和引用。迄今为止在国际核心刊物Phys. Rev. D、Phys. Lett. B、Eur. Phys. J. C、Phys. Rev. C、Chin. Phys. C、Prog. Part. Nucl. Phys.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为Phys. Lett. B、Chin. Phys. C等杂志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