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一士前沿物理系列讲座第六讲:量子精密测量
发布日期:2022-02-24
作者:
编辑:汪塞飞叶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主讲人:安钧鸿 教授(兰州大学)
题目:量子精密测量
时间:2022年2月24日(周四) 下午 16:00-18:00
腾讯会议ID:730 8346 7104
联系人:任继荣
报告摘要:
一场新的量子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它开辟了利用微观系统的量子效应实现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新天地,成为信息、能源、材料和生命等领域重大技术突破的创新源泉,并为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力量。作为量子科技的主要范畴,量子精密测量是探索利用以量子纠缠和量子压缩为代表的量子资源实现超越经典测量精度极限的新兴科学,它为未来变革性时频系统、弱场探测、雷达成像和导航定位等技术从基础原理角度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在本报告中,首先,我将介绍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应用和挑战;其次,我将介绍我们团队在应对这些挑战中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Si-Yuan Bai and Jun-Hong An, Generating stable spin squeezing by squeezed-reservoir engineering, Phys. Rev. Lett. 127, 083602 (2021).
[2] Kai Bai, Zhen Peng, Hong-Gang Luo, and Jun-Hong An, Retrieving ideal precision in noisy quantum optical metrology, Phys. Rev. Lett. 123, 040402 (2019).
报告人简介:
2005年在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6年至2007年在台湾成功大学从事博士后,2007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员、访问研究员;2011年受聘为教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2017年入选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特邀会员。担任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开放量子系统的退相干及其控制、周期性驱动诱导的非平衡拓扑相变等量子物理基础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