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与临界现象研究:历史、当前与未来
发布日期:2021-09-23
作者:
编辑:瞿磊
来源:兰州理论物理中心
主讲人:陈晓松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题目:相变与临界现象研究:历史、当前与未来
时间:2021年09月25日上午10:00
会议ID:(腾讯会议)641 409 577
报告摘要:
相变和临界现象是物理学中充满难题和意外发现的领域之一。回顾其发展历史,可以充分体会相变与临界现象研究中,实验与理论的相互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以及不同才能科学家们的协作与配合。虽然,相变和临界现象研究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对于非平衡系统,以及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仍存在着根本性的挑战。报告将介绍一种应对该挑战的方法:本征微观态理论。我们已将该理论成功应用于平衡态伊辛模型、群体运动、地球系统、中国股票价格。本征微观态理论可统一地研究平衡和非平衡系统的涌现行为及相变,为研究广泛的复杂系统集体行为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将平衡、非平衡及各类复杂系统的相变与临界现象研究统一在了单一的理论框架下。
个人简介:
陈晓松,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1982年、1984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85至198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系工作,1987年至1992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工作,1992年6月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2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后。1993年1月1997年12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6年10月获聘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教授。1998年至2000年,先后受聘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和访问教授。2000年至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期间在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催化研究所及里昂高师作访问教授。自2018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工作。研究领域为液体统计物理、相变理论、场论重整化群理论、有限系统临界现象、复杂系统的统计物理等。